摘 要:從學科發(fā)展、建設規(guī)模及速度、墩臺和基礎工程、設計風格等方面回顧了本世紀橋梁工程的發(fā)展歷程,經分析認為本世紀橋梁工程得以迅猛發(fā)展是源于材料革新、電子計算機技術、預應力思想、自架設體系思想、橋梁設計競賽機制、施工管理體制等方面。對下一世紀橋梁工程發(fā)展進行了預測并對超級跨海工程的前期工作提出了建議。
關鍵詞:橋梁工程;發(fā)展;綜述
1 引言 本世紀以來,人類社會先后經歷了工業(yè)革命、以及各種高新技術為主體的產業(yè)革命浪潮的沖擊,使社會的各個領域發(fā)生了深刻的變革,我們所關注的橋梁工程領域也因此獲得了重大發(fā)展。而今我們正處在世紀之交的十字路口上,有必要對橋梁工程的發(fā)展歷程做一回顧。
2 世界橋梁工程發(fā)展格局演變 18世紀以前,曾涌現了一大批以石料、鐵為建材的橋梁建筑,其中以趙州橋(跨度37.02m,公元605年)、大渡河鐵索橋(跨度約100m,1803年)等[1]為標志體現了古代橋梁的偉大成就,也顯示了古代中國的強盛。
18世紀以后,歐洲率先進入工業(yè)社會,從根本上改變了200年西方文明的歷史,促進了大規(guī)模的鐵路橋梁建設。迄今,以英國不列顛尼亞箱梁橋(跨度141m,1850年)、美國布魯克林懸索橋(跨度486m,1883年)及英國福斯懸臂桁架橋(跨度520m,1890年)為標志的橋梁建筑仍散發(fā)著西方工業(yè)文明的氣息。
20世紀初期,西方工業(yè)社會獲得空前發(fā)展,日趨發(fā)達。于30年代掀起了第1個大跨懸索橋建設高峰,以美國紐約華盛頓橋(跨度1067m,1931年)、舊金山金門大橋(跨度1280m,1937年)為代表顯示出其橋梁領域的壟斷實力。二戰(zhàn)后,德國、日本再度堀起。50年代起,德國經濟的復蘇推動了德國橋梁工程的發(fā)展,斜拉橋結構得以初現光芒,并很快波及世界橋梁工程界。60年代,日本、丹麥開辟了興建跨海工程的先河[2]。80年代初,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。經過近20年來的經濟建設,綜合國力顯著增強,以楊浦大橋、南浦大橋為標志重新確立了我國橋梁界的世界地位,以汕頭海灣大橋、虎門大橋、豐都長江大橋、西陵長江大橋及江陰長江大橋為代表充分展示了東方文明的魅力。當今,世界橋梁工程的格局如同國際政局的多極化局面,不再是美、英壟斷的天下,呈現了以日、美、英、中、德、法及其他國家共同發(fā)展的新局面。展望下一世紀,崛起的中國定會有再現東方文明的輝煌時刻。3 20世紀橋梁發(fā)展主要成就 本世紀以來橋梁工程的發(fā)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。
3.1 學科發(fā)展
橋梁工程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技術被確認,不再是僅憑橋梁設計者們智慧和經驗的創(chuàng)造過程。它已發(fā)展成融理論分析、設計、施工控制及管理于一體的系統性學科。由于科技的進步,一些相關的學科也滲透入橋梁工程領域中,發(fā)展了新的分支學科,如橋梁抗風、抗震、橋梁CAD、橋梁的施工控制及橋梁檢測技術等等。 3.2 建設規(guī)模及速度
本世紀以來,以懸索橋、斜拉橋為主的大跨度橋梁技術獲得飛速發(fā)展。圖1、圖2顯示了2種橋型中典型橋梁跨度的變遷。懸索橋跨度從威廉斯堡橋(主跨488m,美國,1903年)至明石海峽大橋(主跨1991m,日本,1998年)增加了4倍,斜拉橋從斯特倫松德橋(主跨183m,瑞典,1955年)至多多羅大橋(主跨890m,日本
1998年)上升近5倍??梢姾笳呔哂泻軓姷纳Γ谴罂缍阮I域內唯一能與前者抗衡的橋型。
客服熱線:
